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佛保概况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保概况
佛保概况
分享到:

秦岭,有一个神奇的地方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文:何少文 图:何少文 党高第

1962年夏,北京师范大学郑光美先生在一次鸟类考察活动中,发现在岳坝乡供销社有两张大熊猫皮待售,随后,又在山中找到了一些零散大熊猫骨头,拼成了带牙齿的不完整大熊猫头骨,1964年,郑教授在《动物学杂志》上发表了大熊猫的新分布记录。1974年,陕西省生物资源考察队在对秦岭作大规模的调查后,得出结论:佛坪县岳坝乡一带大熊猫数量较多,而且密度极大,因此建议在此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秦岭中段南坡的陕西省佛坪县,划出350平方公里的区域,建立了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森林生态系统。

佛坪保护区位于东洋界和古北界的交汇地带,属暖温带山地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效积温大于3000小时,年降雨量约900mm~1200mm,多集中在6~9月。因独特的地理区位,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种子植物132560127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2种,Ⅱ级8(未计兰科);有脊椎动物共2982227338(亚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种7种,Ⅱ级保护种39种;已鉴定的昆虫241651353种,Ⅱ级保护种2种。

2004年,保护区加入人与生物圈网络MAB,保护区还被列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陕西师范大学野外教学实验基地等,并与多个研究单位开展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合作。2014年,被陕西省林业厅列为“青少年科普探秘线路”,开展面向适龄青少年的环境教育活动。


 大熊猫栖息地

                                               夏季大熊猫栖息地Photo by shaowenho

 

2003年首次拍摄到大熊猫育幼(雍严格)

佛坪的大熊猫种群得以保存,与大小相岭、岷山种群生态隔离,独立进化,完全得益于前面所说的独特的地理区位:在交通非常不发达的古代、近现代,佛坪不处于交通要道,没有著名的人文景观,没有丰饶独特的物产,即使其自然景观,在东西横亘千余公里、峰壑交错、溪流纵横的秦岭山脉,也只是名花各表,稍有不同而已。而大熊猫本身,没有药用效力奇佳的熊胆、皮厚难剥、肉质粗糙,这些先天的“缺陷”,竟然也成为这一种群绵延的护身符,但这些并不能一直保佑他们安全存续。建立保护区是延嗣这一珍贵、可爱的精灵的唯一有效方法。

佛坪保护区,是全球野生大熊猫种群分布密度最大、也是大熊猫生境最优良的区域,同时也是野生大熊猫种群繁衍扩大的希望所在,更为神奇的是:自1985年抢救棕色大熊猫“丹丹”以来,多次观察并拍摄到棕白色个体。1997年,首次在野外拍摄到大熊猫春季群体争偶打斗的影像资料,解开了这一貌似温顺的神奇物种的性格的另一面。


 

两只大熊猫为争夺交配权战斗(图片  马亦生)

2012年316日至20125月初,佛坪保护区抽调40余名职工组成调查队,开始境内全国第四次大熊猫数量调查:设立了148样线,进行了野外大熊猫种群状态、同域动物、一般干扰等调查,最终,在112条样线上记录到大熊猫活动痕迹;在76条样线上采集的大熊猫新鲜数例中提取了DNA样品;在18条的样线上记录到大熊猫实体活动。野外直观大熊猫30余只(次),拍摄野生大熊猫9只(次),观察记录大熊猫同域动物实体16214只(次)。该调查结果结合2012年底结题的“佛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动态研究”课题,通过微卫星分型技术精确显示:佛坪保护区最少生活着87只大熊猫,较第三次全国大熊猫普查增长11只,进一步确定了佛坪保护区大熊猫种群密度最大、数量稳定增长的结论。

佛坪保护区还是最佳大熊猫宣传影像资料的最佳拍摄地:由于佛坪保护区地形地貌相对其他分布区较为平缓,大熊猫分布规律性强、密度大,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更容易发现并拍摄,所以,近20多年来,中央电视台、BBCNHK等拍摄到了许多精彩、震撼人心的画面。更为全面的向世界展示了野生大熊猫的生活、繁衍、以及我国为保护大熊猫所做出的艰苦努力。

 

1985年抢救棕色大熊猫丹丹

 

2010年发现大熊猫棕色体幼崽

 

抢救患病大熊猫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