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好人好事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态文化 > 好人好事
同事,同行,在佛坪保护区
分享到:
时间:2017-10-19来源: 浏览次数:5914

在数码相机走进大众生活之前,拍照片不是随手拿出相机或手机“咔嚓”就抓拍定格某一瞬间。往往,拍摄者像导演一样,被拍摄者像演员,双方慎重选择背景、地点、服装,“整顿衣裳收剑容”。

我不得不承认,我的许多胶卷照片,多多少少都保留摆拍的痕迹。我喜欢自由自在、自然而然,因此不太喜欢“翻旧帐”;再者,那永远逝去了的过去,有着太多太多的快乐和太多太多的幸福,以至我都不愿再去触动它,就像那些陈年老酒,封存的年月越久,反而越舍不得品尝了。

2015年10月,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佛坪保护区进行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组织十年来工作的检查评估之际,我在整理资料时,几张照片飘然滑落,我的眼光停留在一帧18年前拍摄于三官庙的集体合影照上,目光如被磁石吸引。我将合影与部分“画中人”分享时,彼此感慨良多。

这是张极普通的彩色照。当时,佛坪保护区尚是陕西省五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在秦岭南坡独撑保护栖息地的重任近20年。一项由佛坪保护区与西北大学合作科研项目正在佛坪保护区内进行,项目参与人员住宿在三官庙保护站。根据衣着和太阳方位角,大概是外业归来后、饭前,一位热心摄影师贡献一张宝贵的胶片“合影留念”。照片中,柔和的阳光下,21位年轻帅气的男子在三官庙保护站院内或笑焉如花,或凝眉思考,或舒展筋骨,显得自然而然、心旷神怡。照片上的每个人,没有专业的户外装备,没有时下的通讯设备,个个衣着朴素,甚至显得土里土气的。从外观来看,他们更像一群收购山货的“二道贩子”?!

他们是谁?18年前,照片中的人是否设想过一来坚持坚守走下去与18年后的相联系?18年后,他们的工作状态产生怎样的改变呢?

青葱岁月,如在昨日;岁月峥嵘,只争朝夕。时过境迁18年后,照片中的21人,以各自的方式全部坚持在自然保护区行业中,依然与佛坪保护区心心相印着,他们的工作生活仍然与佛坪保护区对接着。目前的21位“画中人”中,教授、博导2人,副教授、硕导1人,因学术成就移民出国1人,高级工程师8人,正科级6人。李保国教授作为评估专家组成员,莅临佛坪保护区十年评估工作,为建设是生物圈保护区建言献策。

 我将照片扫描后请李教授欣赏,忙碌的教授满满是稳健、欣喜、和气,瞬间表情年轻十八岁:“那时,正在三官庙作研究---”;我将图片文件传给任毅教授时,教授回复:“收到,感谢!”党高弟先生仔细端详照片后:“请你传给我!”合影中左侧的站立者赵纳勋,时任佛坪保护区资源保护科科长,现任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正莅临佛坪生物圈保护区评估会;合影中那个像个中学生般青涩的王纳,现任佛坪保护区计划财务科长;前排侧座着、展示着浪漫文艺青年范青年,如今是秦岭地区著名植物学家党高弟。欣赏着合影,似乎回到彼情彼景的年代,点点滴滴如电影画卷在面前展开……照片中的两位,没能走到18年后的今年,永远不可能与我们同事同行在佛坪保护区的区内区外了,再也不可能与我们分享佛保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了。

不懈的坚持对应着美好的结局,痛且快乐着的坚守正是为甜蜜的回首往事准备素材,无论过程是浪漫还是苦涩-----待到满头白发,再次回忆时都是充实的;以回忆往事滋养自己,寻找养分,将使得自己与周围共同成长。我已养成反观自己的习惯,对过往的感受和记忆已经不再强烈,强烈的是如何辅修将到来的日子。

从这幅18年前的照片中,似有感悟:实现自身价值的源泉在我们自身,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一个长期或临时的团队,只要善于追求与坚持,终将阶段几顿的、脚踏实地地达到彼岸。



时间冲散了我们的青春,却带不走真情。还有怎样的照片,十八年后能让人如此怦然心动,使我百感交集?一种从久远往昔被唤回的迷惘深深攫住了我,以至连现实也变得模模糊糊,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