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社区共管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态文化 > 社区共管
初来佛坪记
分享到:
时间:2017-10-19来源: 浏览次数:5644

记得第一次来佛坪时,是因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招聘而来。


那日,班车沿着翻越秦岭的蜿蜒道路在群山中穿行,两边危岩高耸不可见日,忐忑不安中、昏昏沉沉到达佛坪县城时,已经是下午6点多,天色已黄昏,街上少人行。


匆匆忙忙地与坐同一辆班车来、同一件事由而来的未来新同事孙亮找住处,吃便餐,就休息了。第二天上午来未来单位办事,下午就又坐班车回到西安。当时对佛坪的印象就是一条河流穿城而过,县城规模像极了我曾经去过的陕北安塞,那里窑洞和高楼分布在延河两岸的山脚下,所不同的是那里的山都是黄土累积,可以看见一道道惊心动魄的沟壑,山上的覆盖植被也都是禾本科菊科豆科植物。


经过层层考试,我被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录取为新员工。2015年11月16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美好的憧憬又一次来到了佛坪,我意识到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所幸的是这种陌生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太久,局里领导们亲切谆谆,同事们热情周至,让我很快熟悉了这里的情况。这里是我未曾到过的地方,这里也是今后我长期工作生活的地方,很有必要将我的经历用汉字勾勒成美丽的回忆,带给关注佛坪的朋友和以后的我。

椒溪河岸

通过查阅佛坪县志,佛坪隶属汉中市,汉中在周代被称为周南,《诗经》里有周南的篇章,诗云:“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描写的就是这里的秀丽风光。佛坪古代属于已废县蒲池县的一部分,著名的傥骆道就经过县境西北,三国时姜维北伐和钟会伐蜀,唐朝时皇帝几次南奔都经过这条古栈道。后来几经变迁,终于在道光年间设立了纵跨秦岭主梁的佛坪厅。


近代乱世,天灾人祸,人口离散,佛坪厅撤厅设县。于民国14年县城迁至袁家庄,而原来的厅署则在现在的老县城保护区内,一番沧海桑田,物是人非,而这背后又有几番悲欢离合的传奇?都已是古道秋风,湮灭无闻,任凭我这个后人唏嘘感叹了。


流经县城的椒溪河是汉水的二级支流,据说它的发源于一片白花椒树林,所以得名。县志上有多次椒溪洪水的记录,这是一条时而暴虐时而安静的河流。


一个日暖风息的下午,我又来到了这条河流岸边,阳光暖暖地照在椒溪河上,大大小小已经被水流磨平的河石密密麻麻的铺垫在河滩上,透过那溪水汇聚形成的深渊的映照,我看到如 
同瓷瓶般纯蓝色的天空,身影划过的飞鸟,还有流水下历历在目的河床,石缝间浅戏的游鱼。


在迄今的生命里,我见过各种各样的水,小时候村子旁边的黄水河,记忆里的是造纸厂排出的黑褐色废水承载着的白色膏状泡沫,以及发大水时的“注流之大……不辨牛马”;我曾骑自行车慢行黄河岸,漫天的水汽,黄色的细沙,云缝中天光乍泄,水面上初阳暮雪;我在雨中眺望陕北的延河,滔滔延河水,浊浪竞南流;我站在沙丘上望着远处枯水期的塔里木河,沙漠包围着白练状的水流,古老宽广而又皲裂的河床;我在晴朗的夜晚临观沧海,月光倒囊入水,波涛吞吐,露影斑驳;人人都说“曾经沧海难为水”,说的是曾经到过沧海的人,看到别处的河流也就不足为顾了,我倒觉得每一处的水流都有它独特的韵律,背后都承载着古老的往事和动人的传说,村里的河好比是带给我温暖的亲人,大河就好比是古代的赳赳武夫,沙漠里的河好比是流浪的剑客,平静的海湾如同大家闺秀,而冬日的椒溪就像是娴静的碧玉了。我不知道这条河就这样流淌了多少年,也不知道《诗经·周南》的华章中多次描摹的河水中是否有它的波影,但我相信在我们的保护下它会继续流淌下去,不会因为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而逐渐干涸。


刚来乍到,刘新玉局长主持欢迎会,向我们一批新员工介绍了佛坪保护区管理局的基本情况和规章制度。我们领取了相关书籍和资料,经过短暂的培训和学习后,我来到到大古坪保护站,实实在在地入职了。


前来大古坪站当日,车行山路十八拐,白云深处有人家。那天,何祥博主任指着远方说龙潭站快到了。我看到了云雾缭绕的几座山峰,远处则如同国画一样浓墨淡彩,满山遍野的壳斗科植物仿佛棕褐色的地毯将群山点缀铺平,我心怀激动果然不虚此行,拿出相机拍下了照片。


大古坪的云海

我到保护站报到当日,婉转到达龙潭保护站、岳坝保护站, 3位新同事陆续纷纷到岗,甚至来不及触景生情,下午2点,我到达目的地大古坪。李杰站长和其他同事已经等候多时,王力平书记在站里的会议室开了个欢迎会,强调了几点保护区的注意事项,要求我们要积极进行社区共管的工作,做好防火防汛,保护好野生动植物,在站上空闲时间相对不少,要充分利用这些时间,来充实自己,努力向前辈学习,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党高弟科长也同样嘱咐我们要分阶段的学习,逐渐把认知水平从保护站到保护区最后到整个秦岭,同事们的细心教导让我们有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大古坪村位于东河和丁河交汇处,依照境内的河流,大古坪村委会分了4个村民小组,村民们倚河而居,人数虽少,但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再加上周围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美景,说是个世外桃源真不为过,能在这里工作和学习,确实对我来说是一种荣幸,未来的路很长,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我想起了一副对联:


善问如攻坚,邀灞上扪虱而谈,桃李春风,良友以也;


致知在格物,效濠间观鱼之辩,逍遥秋水,不亦乐乎?



善问攻坚,格物致知,说的是古人治学,想当年桓温向王猛彻夜请教,庄周惠施桥上谈论,风采独领千秋,令后人慕心不已,我现在所处的环境正是一个修身养性工作学习的好地方,这幅对联挂在门上肯定应景。说到工作,马上就要开展每月一次的巡护工作了,不知道能不能碰见大熊猫呢?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在那最高的山峰矗立,看一看那一道道独特的风景了。这正是:初来乍到风光好,踏遍青山人不老,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