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生态绿军建设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生态绿军 > 生态绿军建设
熊猫“降级”,保护升温
分享到:
时间:2021-10-08来源:岳坝管护站 贾琦 浏览次数:1255

前不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那么“降级”是什么意思所谓“降级”是“濒危降级”,而非“保护降级”也就是说,降的是人们对大熊猫濒危程度的评估,但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熊猫的保护级别并没有降。大熊猫“降危”,是我国整体生态变好的一个标志,但并不等于对它的保护也要随之降级。正如国家林局表示,如果降低大熊猫保护等级,保护工作出现怠慢和松懈,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都将遭到不可逆的损失和破坏,已取得的保护成果也会丧失加之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改变森林和竹林分布,缩小适宜栖息地面积,特别是部分局域小种群随时可能灭绝。


在大熊猫栖息地的范围内,遍布着自然形成的高山深谷,如果说大地上的高山深谷是一场“命中注定”的隔离,那么人类的到来则使它们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人为建筑以及居民的放牧、采伐等生产活动及众多的干扰因素,把仅存不多的栖息地分隔成了一个个破碎的岛屿,也把生活在其中的大熊猫分隔成了一个个分裂的种群,被隔离的种群之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也难以向别处迁移,这就是栖息地的破碎化。

如今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方案的实施,将已有的众多自然保护地连接成片并统一管理,为解决栖息地破碎化的问题点燃了新希望。但保护大熊猫的意义不止于此,对这片土地来说,大熊猫像是一把保护伞,保护他们的栖息地就相当于保护着同样生活在这里的其他动植物以及一个完整、原始的生态系统。

从大熊猫濒危级别“降级”,到云南象群北迁东北虎“完达山1号”出现在村庄,一个个生动事例验证了我国推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但生物多样性保护仍然面临严峻挑战。熊猫保护不降温,作为保护区工作者更应继续加大保护工作力度,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信终有一天,在国家公园这样的野外栖息地中,越来越多的野生大熊猫将得到更加严格的保护,而众多人工繁育与救治的大熊猫将会重新回到这里,到那时我们人类要做的也只是目送它们在丛林中渐渐远去的背影,默默地说上一句:回家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