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保护管理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保护管理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保护管理 > 保护管理
秦岭护“宝”:棕色熊猫了解一下,不是所有熊猫都是黑眼圈
分享到:
时间:2018-08-05来源:【津云调查】 马雨彤 浏览次数:3584


  1958年,生物学家郑光美院士和他的团队首次在秦岭发现了大熊猫的踪迹。60年过去了,通过抢救性保护,秦岭大熊猫数量已达到345只。日前,津云调查记者走进位于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的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探访圈养大熊猫和野生大熊猫截然不同的生活轨迹。

  熊猫“准爸妈”都是大明星



  很多人第一次见七仔,都以为它是只棕熊。

  的确,远远看去,胖胖的脑袋,几乎全棕的毛色,晃晃悠悠的憨态,活脱脱一只棕熊。可实际上,七仔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大熊猫,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只圈养的棕色大熊猫。只因天生的棕白毛色而频频被人们认错,也因此成为了熊猫界的“大明星”。


  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前身为陕西省珍惜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是大熊猫七仔生活了九年的家。

  2009年的一个晚上,陕西省珍惜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接到了一个来自佛坪县林业局的电话,被告知当地村民发现了一只被遗弃的浅棕色动物幼崽,需要救护。

  第一次看见这只幼崽,救护人员也被弄晕了:说是棕熊,全身又不都是棕色,并且秦岭地区并无棕熊出没。说是熊猫,小家伙儿身上大熊猫标志性的“肩带”“眼圈”等都不太明显,且全身上下都不见黑色。“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棕色大熊猫?”

  由于长时间没有进食,小家伙有些脱水。幸运的是,经过工作人员连续几个昼夜的照护,这只特殊的熊猫宝宝身体逐步恢复。

  尽管七仔颜色和其它熊猫完全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熊际”关系。慢悠悠和好脾气是饲养员们对七仔的普遍印象,而它也凭借着这样的“好性格”收获了不错的“人缘”。

  在对食物的偏好上,七仔再一次展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一般的大熊猫都会更喜欢奶粉、苹果这些甜度更高的食物,但是七仔却从小就情有独钟于味道偏淡的胡萝卜。每次它拿到胡萝卜后,都是满脸沉醉的表情,然后先仰卧在草地上,一手握住胡萝卜,然后一口一口慢慢吃掉,接着低头寻找掉下来的胡萝卜渣,最后把握胡萝卜的手掌放到嘴边舔上几遍。

  今年,七仔作为主力雄性之一参与到中心的大熊猫繁育中,过不了多久,七仔就要晋升为熊猫爸爸,而它的“老婆”阳阳目前正在待产中。此前,阳阳已经成功生育了两胎龙凤胎。

  2003年,阳阳出生在秦岭楼观台的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因为出生在楼观台,所以大家都叫她楼生。小时候的她阳光漂亮,饲养员给她起了一个好听的乳名—阳阳。它是陕西林业人工繁育的第一只大熊猫,也是目前陕西唯一育成两胎龙凤胎的“英雄母亲。”

  2009年8月的一天,第一次临产的阳阳不停地调整身体的姿势,有些不安。经过五个多小时的煎熬,第一只幼崽顺利降生了。阳阳不知所措,有点儿着急却又本能地用嘴巴叼起了幼崽,很小心地放在怀里,显得很笨拙。没过多久,又一个幼仔出生了。阳阳愣了一下,无助地看着第二只幼仔,最后还是放弃了。她已经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怀中的幼崽身上,任凭第二只在地上爬着尖叫。

  守在一旁的饲养员“奶爸”们早有准备,看到第二只幼崽刚一落地,迅速用工具把它救了起来,这只小可怜只能暂时被放在育婴箱里照看了。



  看着阳阳出生的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负责人赵鹏鹏这时也来看它,他很得阳阳的信赖。没有一点经验的阳阳把怀中的幼崽滑落在了一旁,抓着赵鹏鹏的胳膊,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闭着眼睛急促地喘着气,基地饲养班班长杨创学趁机将这只幼仔送去做了检查。

  经过检查,阳阳第一胎生的是一雄一雌龙凤胎,发育得都非常好。生过宝宝后,阳阳显得很疲惫,它躺在角落里,喘着粗气,眼睛眯成一条缝。要不就是头耷拉着,坐在那里直打盹。只有当赵鹏鹏还给她幼仔时,才抬起头,睁开眼睛,伸开四肢,任由奶爸们摆布。

  渐渐地,阳阳开始找东西吃了,先喝点流食,咬点竹笋嫩叶,开始抬头张望这间带给它温馨的小屋和善良的人们。阳阳用过餐后,疲惫的身体也得到了调整。

  2014年,阳阳再一次生下了一对龙凤胎……

  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自2003年起,人工成功繁育16只熊猫。楼观台第一只人工繁育的大熊猫是阳阳,第一次成功繁育双胞胎的还是她。她还会有其他的第一次吗?整个中心都在期待,它这一胎可以生一只小棕熊猫。

  攻克圈养熊猫繁殖三大难关

  其实,大熊猫发情期很短,一年内雄性大熊猫发情期约持续30到40天,雌性大熊猫能成功受孕只有几天,要很好地把握在发情期内顺利交配且成功孕育幼崽,困难重重。而人工繁育大熊猫的最终目的是扩大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在这方面,陕西从1987年开始发展圈养大熊猫,截至目前,解决了大熊猫发情难、受孕难、幼崽成活难三大难题。

  为什么圈养大熊猫对异性缺乏兴趣?根据研究结果,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各种尝试。“改善圈养大熊猫的营养结构,改造圈舍,增加对发情季节大熊猫的气味刺激,为处于行为发育期的大熊猫提供学习机会。”赵鹏鹏说,通过努力,大熊猫发情难的状况得到了改善。

  解决了发情难的问题,接下来是如何让雌性大熊猫顺利做妈妈。雌性大熊猫的发情高峰期非常短,一般一年只有几天,准确判定雌性大熊猫发情高潮是解决配种受孕难的关键。怀孕的雌性大熊猫腹部与平常基本没有差别,加上大熊猫存在“假孕”现象,这些给大熊猫早期妊娠判定带来困难。目前,工作人员主要是通过尿液中的激素变化、行为变化进行判断。但结果不是十分理想,所以,目前准确快速的判断大熊猫是否怀孕,仍是摆在工作人员面前的难题。

  让大熊猫幼崽吃到母乳是降低幼崽死亡率的关键。中心的工作人员采用了“偷梁换柱”的方法,让一只雌熊猫轮换哺育双胞胎幼崽。吃到母乳的幼崽免疫力提高了,成活率也就上升了。如今,圈养大熊猫幼崽的成活率已经大大提高。


  不经意发现“熊猫爱情故事”

  记者和工作人员一起徒步前往海拔2000多米的巡视区域,看看能不能发现野生大熊猫。这条路,正是当年科考人员寻找秦岭大熊猫踪迹的路。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何少文边走边听,眼睛不时环顾四周,试图碰碰运气发现野生大熊猫。不巧的是,由于气候闷热,即便是在高海拔地带,也很难在看到野生大熊猫。行至海拔1780米处时,何少文向记者讲述起今年3月在这里目睹的“大熊猫的爱情故事”。

  何少文和他的同事们经过连续多日的跟踪观察,发现一只雄性熊猫已经把一只雌性熊猫撵上树好多天了。树下的雄性熊猫,时不时地嚼几口竹叶,瞅几眼树上女友,发出几声呼唤,好像在诉说着深情爱意。而雌性熊猫此时已是7天7夜没吃没喝任何东西了,尽管饥肠辘辘,依然在树枝上睡着觉,任凭树下雄性熊猫的执着守候。



  雌性熊猫之所以上树,是由于雌雄在发情时间上的不同步,为躲避雄性骚扰采取的一种规避手段。直到第9天,熊猫帅哥的一往情深,才俘获了熊猫姑娘的芳心。

  第10天,在一个小山梁上,工作人员发现了它们,雌性熊猫依然在树上睡觉,而熊猫在树下休息,可以看到雄性熊猫脸部的伤很明显,工作人员从相机镜头中发现,甚至已露出了骨头。就这样,他打败了所有竞争对手,并完成了它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第11天,生活又回归常态,它们又各吃各的竹子,各睡各的觉。



  在佛坪自然保护区中,栖息着许多野生大熊猫,因为有了红外相机,使得保护站的工作人员有更多机会监测到大熊猫的生活轨迹,并且掌握它们的习性。何少文边走边回忆,红外相机此前拍摄到两只熊猫在竹林里打斗争夺与雌熊猫交配权的画面,它们从坡上一直咬到了坡下,再从坡下进入了河沟,入侵者渐渐体力不支,原先的追求者略占上风,它骑在入侵者身上,拼命地撕咬,场面血腥与惨烈,毫无兄弟情谊,毫无平日里的憨态可掬,上演的是真切鲜活的生死搏杀。

  与熊猫粪便打交道的人

  继续行进至海拔2000多米处时,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凉风垭保护站工程师李涛发现了大熊猫的粪便,新鲜的粪便颜色应该是青绿色的,而这次发现的粪便不太新鲜,时间约一个多月,表面已呈暗绿色偏黑。像李涛一样的的巡护人员不仅仅是与大熊猫打交道,更多的是与大熊猫的粪便“交流”。他们常常挂在嘴边儿这样一句话:大熊猫的粪便有股竹叶的清香味。

  “每次我们到野外去,都戴上塑料手套,把大熊猫的粪便搜集回来,因为怕把粪便中的DNA破坏了,捧一次还得换一副手套。”李涛伸出手,比划了一个捧的动作,“回来把粪便弄散,量残余的竹子咬节,就能推测大熊猫年纪、体形,比如成年健康大熊猫的咬节通常有3到4厘米。从粪便中还能看出大熊猫身体状态如何、食物是否充足”。

  在4年的野外工作中,李涛经常在巴山木竹林中发现卧穴。卧穴是大熊猫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较长时间停留,取食或者休憩,留下的明显的痕迹,如大堆的粪团、剥食后的竹笋笋壳等。由于箭竹林非常密集,工作人员在做野外调查时,穿行其间十分困难,能见度很差,要发现大熊猫难度更大了。

  “保护站刚成立时生活很苦,交通也不方便,去买白菜,路上都要走五六天时间。”何少文说,跟踪、观察、研究大熊猫不止辛苦,更加艰险。保护区东、西、北三面均为2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谷险沟深,交通极为不便。观察点离保护站距离几十公里,途经西河峡谷,悬崖峭壁,涉水渡河30余处,道路很艰险,遭遇羚牛更是常有的事,而这些意外最终都化险为夷,这让何少文觉得“野生动物都是善良的,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这些相遇,也让他更加热爱秦岭山中的一切生灵,不止是熊猫。

  救助病伤熊猫仍是重点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东北虎浑身是宝,就会有人狩猎。野生大熊猫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吗?

  其实,保护区想得更加长远。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丁海华认为,以前,对秦岭大熊猫影响最大的是人类的狩猎和活动。现在通过和群众建立社区关系以后,通过扶持社区发展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比如农业产业,让农民有其它的经济收入。“这样,他就不愿意到保护区里面去狩猎或者采药。对环境不构成破坏了,这就减轻了对保护区的压力。”

  虽然狩猎问题解决了,大熊猫却是最容易受伤害的动物之一。黄鼬和豺等动物都有可能对熊猫幼崽造成威胁,那么,成年野生大熊猫目前最大的敌人是什么呢?丁海华说,大熊猫在繁殖期间,雄熊猫要进行争夺配偶的打斗,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种群的质量。但是对熊猫的危害也相对较大,好多熊猫通过打架以后致残致死。“如何对这部分熊猫进行救护,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办法。”

  秦岭野生棕色大熊猫在野外的不断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该种群在秦岭地区的独特分布,也是多年来陕西省大熊猫保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对于研究和保护秦岭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有着极高的科学价值。

  “佛坪保护区是秦岭地区熊猫种群相对最大,密度比较高的。”丁海华说,保护区现在的重点工作是加强野外的巡护,“巡护的主要目的就是发现一些病伤熊猫,及时进行救助,这个工作我们目前来说比较重要。”另一个主要工作是科研,主要是对大熊猫种群的动态和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研究。至于如何直接提高大熊猫野外的繁殖成功率,这对于保护区来说,现在还几乎不可能。(津云新闻记者 马雨彤)



                                                                                                                                                             责任编辑:郝莲娜